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的学院导师简介

蜂疗能治什么病?有什么忌讳吗?-蜂疗可以治疗癫痫吗

赖新生,男,1955年9 月出生,福建武平县人,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针灸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部评委,国家级教育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专家,全国高等医药院校针灸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脑病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针法灸法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广州中医药针灸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中医研究院安徽经脉脏腑相关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上海针灸经络研究中心兼职教授,香港针灸学会名誉会长客座教授,加拿大中医师公会客座教授,国家科技部“973”计划项目专项专家,《中国临床康复》《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新中医》编委。

赖教授长期从事中医针灸的教学、科研、医疗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传统针刺补泻手法;谨审针灸适应症,强调辨证施针并护正气于施治;重视子午流注针法,率先倡导子午流注灸法;擅长针灸治疗哮喘和脑病。既熟谙中医经典的精髓,又熟悉神经生物学和免疫学基础理论并掌握相关的先进科学实验技术手段和方法,长期从事针灸机理研究,对于中风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以及针灸治疗智力障碍型脑病的神经生物学、免疫学机理有较丰富的积累和经验;对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与智力结构、智力因子的分析以及与大脑学习、记忆调节关系的神经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有较深造诣;率先在国内开展针灸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临床机理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厅局、校级科研课题共十余项,他主持的“针刺治疗弱智儿童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针灸治疗I型变态反应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颞部穴位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临床实验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阳虚模型微量元素与助阳方药调节作用”获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微循环与部分中老年病症关系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针刺对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副作用的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赖教授承担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教育部骨干教师课题及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主编《岭南针灸经验集》、《针灸时间治疗学概论》、《三针疗法》、《实用中医新方新药手册》、《常见病的针灸治疗》、《实用针灸脑病学》《针灸处方学》等书,副主编或参编全国规划教材等多部。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指导培养博、硕士生共72人。多次应邀赴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地讲学及作学术交流。曾获广东省高校优秀***员、首届新南方优秀教师奖,千百十工程优秀指导老师,省有突出贡献的中医药科技工作者,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享受特殊津贴。 柴铁劬,男,1964年出生,河南省郑州市人,教授,针灸博士,属针灸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委员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高教厅“千百十工程”人才培养对象。1986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1998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获针灸专业博士学位,师从著名针灸学家靳瑞教授。1991年后曾在新加坡、日本、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香港、澳门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讲学,具有广泛的海外影响。

从事中医针灸教学、临床、科研工作二十多年,系统进行了针灸学专业全部专业课的教学,教学生动,知识广博,治学严谨,作风扎实,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主要从事针灸学、中西医结合康复等课程的教学和门诊工作,擅长以针灸治疗成人抑郁症、儿童多动症等行为异常类疾病,脑瘫等儿童脑病,致力于中西医多种手段在康复临床领域的应用。重视古典针刺手法在临床的应用,认为针、灸、药三者应密切结合,不可偏废,继承重于创新。喜书画、擅篆刻、涉猎广泛,强调研究生培养应专业与人文素养并重,修身重于研术,静心渐悟,厚积薄发。已培养多届针灸临床专业研究生。

主持国家科技部子课题二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针灸对脑瘫幼鼠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与增殖研究》一项、《针灸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等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二项、校级课题二项,参加省部级科研课题二项。主持《靳三针疗法》等国家及省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四项,《靳三针治疗儿童脑病的临床应用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任国家级教材主编一部,副主编二部,主编《儿童多动症》《火针》《针灸门诊系列丛书》等专著十多部,公开发表论文二十多篇。 庄礼兴,男,广东省普宁市人,1955年10月出生。教授,主任医师,针灸推拿专业博士生导师,针灸推拿学学术带头人。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广东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编辑,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编委,

庄礼兴教授长期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长期致力于针灸临床的建设与发展,在针灸临床上积累有丰富的经验。他主要致力针灸治疗脑病的研究,临床上治疗中风、癫痫、帕金森病、血管性痴呆有独到的见解,对难治性癫痫的中西医、针灸治疗有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在国内得到推广应用。擅长于埋线疗法、补泻手法治疗难治性脑病,收到了良好的疗效。开展穴位敷贴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小儿支气管炎等疾病。对针灸戒毒、针灸治疗男性不育症也有深入的研究,疗效颇佳。

庄礼兴教授主要致力于针灸临床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及完成的科研课题有: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1项;主持的“穴位埋药线治疗癫痫全面性发作”、“ 改良天灸止喘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科技计划项目 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各级课题6项。主编《中风病治疗与护理》、《中医食疗》、《中医家庭保健按摩》、《 食疗本草》等著作6部,参编有《针灸治疗学》、《针灸学、推拿学》、《现代中医内科急症治疗学》、《岭南针灸经验集》、《现代中医临床基本技能》等教材及著作10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指导博士生23人,硕士生17人。

长期从事研究生、七年制、本科、各类留学生等不同专业各层次的《针灸治疗学》、《神经病学》教学,曾到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地讲演,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曾获2006学校新南方优秀教师奖。对研究生的带教能够因材施教,有很好的研究生带教经验。参加编写及录制的“《中国针灸学》大型系列录像教材”获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针灸联合会(WFAS)和美国针灸学会(AAA)联合颁发的金奖。 李万瑶教授:女,广东五华县人,1954年10月生。属中医学科中针灸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针灸原理研究室教授。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养蜂学会蜂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养蜂学会蜂疗专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1982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1985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针灸专业硕士研究生。80年代末曾到日本旭川医科大学合作研究针灸镇痛的作用一年多,探讨针灸在麻醉领域的镇痛作用。基本掌握英语、日语,可以进行交流。

长期致力于中医针灸学的教学、科研、医疗工作。主讲过经络学、腧穴学、针灸治疗学、刺法灸法学、中医针灸专业英语等课程。参加讲授了实验针灸学、针灸各家学说、针灸医经选、理疗学等课程。主持了针刀临床应用及蜜蜂与人类健康的选修课程,能因材施教,教学评估优秀。坚持中医临床针灸治疗,擅长于用针灸及蜂针治疗各种痛证及痿证、风湿病,总结了耳穴防治近视、针灸治疗闭经、针刺辅助麻醉的镇痛效量,蜂针治疗规律,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病等,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曾主持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外用皮肤局麻中药制剂的研制”;广东省中医管理局的课题“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主持完成了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的制作“经外奇穴的定位及临床应用”,荣获2001年度优秀中医药电视教材评比一等奖。现主持有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蜂针治疗痹证诊疗技术的规范化研究”,善于对特种针灸方法的研究,主持了多期国家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蜂医学的临床应用研究”学习班。主持完成广州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实验针灸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主编了《现代针灸临床集验》、《中医食疗保健》、《蜂针疗法》、《现代穴位疗法大全》等,参编《针灸治疗老年病》、《针灸推拿学》、《刺法灸法学导读》等书。先后发表论文数十篇。多次参加国内外中医、针灸学的学术交流,受到好评。已指导过硕士、博士研究生数十名,热心于研究生培养工作,关心研究生的成长。主张谦虚谨慎,学习进取,互帮互学、治病救人。 许能贵,男,安徽来安县人,1964年8月生,医学博士,研究员,针灸推拿学科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处长、针灸推拿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兼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广东省针灸学会经络研究、实验针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针刺研究》、《新中医》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中医针灸的科研、临床和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科研方面一直从事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机理研究,尤其对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及其后遗症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率先开展针刺对脑缺血后大脑功能重组和脑可塑性促进作用的研究,为临床针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奠定坚实的基础。独立主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国家“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经络的研究”子课题1项(副组长)、教育部博士点科研基金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参与研究国家和省部级科研10余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编写或参与编写学术专著8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5项,获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在临床方面擅长运用针灸药物结合治疗中风、痴呆、面瘫、各种痛证及其它内科疑难杂症,熟练应用传统和现代针灸手法治疗疾病,取得良好的疗效;在教学方面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主讲过《针灸治疗学》、《针灸学》、《实验针灸学》、《针灸基础与临床》等课程,为国内外培养了一批合格的针灸专业人才。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先后荣获省杰出青年中医、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和省高校“千百十工程”人才培养对象。

该导师治学严谨,作风扎实,师德高尚,业绩突出,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多次应邀出席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

该导师现已指导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余名。 张宏,男, 籍贯广东省大埔县,1960年7月出生,医学博士,教授,针灸推拿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审题专家、香港大学中医(针灸)研究生课程校外评审专家、广东省针灸学会理事、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新中医》编委。

自1982年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医疗本科至今,已从事中医针灸教学、临床、科研已25年,其间获得针灸学硕士学位、针灸推拿学博士学位。有着基层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和大学教学、科研工作经历,具有坚实的中医针灸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张宏教授为广东省精品课程——《针灸学》课程负责人,主讲《针灸学》、《刺法灸法学》课程,注重因才施教,理论联系实际,治学严谨、求真务实,主持和参与了各级教学研究课题10项,在专业建设、课程优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获得大学教学成果奖3项。在临床医疗上,重视经络辨证,擅长针药结合治疗五官疾病、颈肩腰腿痛、消化系统疾病、老年病以及针灸防治亚健康。

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课题15项,在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针灸防治亚健康和应激损伤、针灸延缓衰老和防治衰老相关疾病及针刺手法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获得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25篇。培养博士研究生15人、已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12人、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5人。 伦新,男,海南省海口市人,1964年11月4日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灸基础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耳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授,针灸推拿学硕士生导师。

87年毕业后长期主讲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针灸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等主干课程,每年教学任务约350课时和招收研究生2-3名,曾赴东南亚等地讲学和应诊。坚持在第一附院针灸科从事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主要以针药治疗脑病和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及实验为研究方向,部份证实了针刺疗法对VD患者的智能及活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探讨了针刺治疗的效果及其对免疫抑制作用的机理。主持部、省、校级课题各1项,参加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项,主编参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5部,主编医学专著7部,第一作者发表医学科研论文17篇,教学论文11篇,合著论文10篇。 张正,女,博士,副教授。1972年1月出生于哈尔滨市, 1994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获学士学位,1994-1997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攻读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2004年6月获得针灸推拿学博士学位。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第二批校级培养对象。

主要从事针刺治疗脑病的机理研究,近几年主持了省科委课题“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血管再生机制的研究”1项,以及“针刺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突触蛋白质组学研究”等厅局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3项,获得校级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1项。在《中国临床康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参与编写了《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基础与临床》和《中医临床诊断全书》论著2部,参与编写研究生及七年制教材《中西医结合诊断学》和全国中医药院校协编教材《细胞生物学》,协助指导针灸推拿学博士研究生1名。 张全明,男,生于1964年10月,甘肃天水人。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医学博士;中医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生导师。师从中国著名针灸学家靳瑞教授、郑魁山教授;靳三针、郑氏传统针法学术传人。现任针灸临床教研室主任,郑氏针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副主席。曾多次应邀到香港、新加坡、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讲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脑源性疾病的研究;传统针刺补泻手法研究;在学术上师承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靳瑞教授;致力于靳三针治疗儿童脑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运用靳三针治疗小儿弱智、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神经性耳聋、孤独症、儿童行为及情绪障碍、学习无能症、中风偏瘫等各种脑源性疾病。继承了郑氏家传针法及郑魁山教授临床治疗疑难病症的经验,运用传统的热补凉泻针法,治疗五官科疾病、中风偏瘫、风寒湿痹、各种顽固性疼痛、震颤麻痹症等疑难病症,效果显著。

主持完成国家卫生部招标课题“耳针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的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成果奖。共同完成“靳三针治疗脑病的系列研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主持完成“针刺治疗儿童语言障碍的临床研究”获浙江省宁波市科学技术进步优秀奖;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三等奖。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主编或参编著作九部。 余瑾,男,35岁,籍贯:广东郁南,出生:1972年11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康复医学教研室 副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心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理事、广东中医药学会音乐治疗专业委员会理事秘书长,副教授,医学博士,针灸推拿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针灸推拿学科中西医结合康复方向和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医教研工作,在传统中医学基础上深入进修现代康复医学,致力于发展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各种疾病,擅长应用以中医康复为主体的综合康复技术,突出针灸经络、精神心理、传统体育运动、睡眠起居、饮食药膳等全面康复特色,在身心疾病、老年疾病和睡眠障碍等方面成果较突出。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出版有关论著5部;招收硕士研究生数名,在国内中医康复界具有一定学识地位和影响力。对外学术交流活跃,多次应邀做为主讲嘉宾参与境外中医养生类学术讲座。 李敏,女,贵州省贵阳人,1974年7月出生,现任人文社科学院研究生英语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医学博士,针灸推拿学科硕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中医针灸专业教学、科研、临床工作。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机理研究,尤其是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学习记忆调节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研究。主持校级课题一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排名第四),省自然科学基金两项(排名第二),另外参加多项校级教学课题。在《中国针灸》、《中华中医药杂志》、《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针灸脑病治疗学》等专著编写(编委)。在教学方面擅长运用英语讲授中医理论尤其是针灸推拿学,担任博士生、硕士生和七年制学生中医英语主讲教师,此外还担任国外留学生的针灸推拿学课堂讲授和临床带教工作。

该导师治学严谨,作风扎实,师德高尚,具有中医和英语复合知识结构,双语教学经验丰富。

中医是一种好的生活方式——林超岱教授谈健康生活怎么来?

3354中药会发挥很大作用。

(作者林,2014年1月出版)第一段是:“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人民健康幸福长寿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也是中国梦的终极目标”。

一个

“两个重要概念”

第一大思路:谁是我身体(生命)的第一责任人?生病前,首先要对自己的健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次配偶要提醒照顾我们,第三孩子要帮助我们,第四要咨询医生。生病了首先要去正规医院看医生检查治疗,其次要靠自己。因为找什么样的医院和医生是体现我们的知识和智慧,我是我身体(生命)的第一责任人,所以我要自觉承担责任,不能怨天尤人,哪怕是名医!

第二大理念:“疾病无止境”。其实,身体健康并不难。只要我们改善自己的衣食住行和娱乐,按照自然规律生活,“春暖花开,秋叶飘零”,一切都会随波逐流,当然也能。在佛教中,人有八苦:生、老、病、、爱与分离、怨与恨、乞助、五阴旺。西医常说,吃五谷杂粮的人自然会生老病。这样中医说人不仅有喜、怒、忧、思、悲、惧、惊七情,还要吃五谷杂粮。而中医认为人的成长规律是“生、长、强、老、老”。请注意,中医没有“病”和“”的概念。在这里,重要的是要明确一点,古人是不需要发表论文来评价他们对所学的天、人、地的真理的职称的。而且很难记录古文字,比如甲骨文、简牍,所以没有水,讲道、接活、解惑时也不会有多或少的字。也就是说,如果能按照中医的思维和要求去生活,就应该没有病——“无病”,“无病”状态是正常的。最多会出现身体不舒服的症状,用中医方法可以很快完全消除。“不在了”就是“不在了”而“不在了”就是我们可以慢慢变老,最后活到一百岁,无缘无故地去——而不是痛苦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全身插满管子,我们可以有尊严、有质量、微笑地坐着,“是时候活到一百岁了”(《大道至简----有尊严地活过一百岁》语

2

“长寿百年六原则”

怎样才能做到路一条?我提出了长寿的六大原则。

首先是心态,要有良好的心态。首先要自强不息,无论什么年龄段都要做好,不要给社会造成困扰;二是善待他人;第三,知足感恩;第四,心安理得,做任何事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你淡泊虚无,真气追随(《黄帝内经》字)”。

二是正确睡眠。大约有1/3的人在睡眠中度过。正确的睡眠是避风。我们应该把床放在角落里,而不是靠近门窗。二是捂肚子;三是半夜睡觉;第四,早睡早起。现在我通常在5点钟醒来,做林的早操。第五,避免长时间躺着。

第三,每天一定要坚持排便。我在临床诊疗的时候,第一次问我的病人大便怎么样。我必须正常调节他的大便。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他可以排泄。他身体会不会不好?所以我要求每个人每天至少排便一次。

第四是饮食合理,少、温、淡、素、早;多喝粥,戒烟限酒;喝温水,我觉得世界上最好的饮料是温水第一,温水第二,淡茶第三,没有第四;避免喝饮料和牛奶。

五是主动出击。别说我做了按摩。按摩不是主动活动,是被动活动。提倡快走、散步、打太极拳、舞太极剑、游泳、门球、高尔夫。建议50岁以后谨慎打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篮球、排球等球类运动,因为膝关节受不了。我讲课的时候经常会问,那些天天爬北京香山的人有没有活到90多岁的?包括爬山和爬楼梯,我都不太认同。

第六是终身学习。早上背诵,晚上打坐,日复一日。学习是改变自己的根本。不读书,就是对人生、对身体、对社会了解不够。然后,你可能对自己的身心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可能导致你无法有尊严的活一百岁,所以我们需要终身学习!

《林的早操》

“林晨练”打理一切。从头到脚八个动作环环相扣,简单易行,安全舒适。对于上班族来说,做“林氏早操”需要30分钟,一整天都精神饱满。对于老年人来说,工作一个小时,就会感觉很舒服。只要每天坚持,任何人都可以健康长寿,无病而终。

首先是揉腹部,按摩内脏,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躺在床上,左手在腹部逆时针按摩99次,大小圈随意,然后右手在腹部顺时针按摩99次,大小圈随意。小圈在肚脐周围,大圈在乳房周围,向下到耻骨联合(发际线)。

其次是搓腰,各99次。帮助肾气,疏通经络。

第三是盯。一旦你关闭和打开,你就完成了。不要把它复杂化。上下左右看,顺时针逆时针转。注意位置不要用力,各30次。凝聚肝气,清肝明目。

四是搓耳,用食指和中指上下搓耳廓99次,延缓或减轻耳鸣耳聋的症状。

第五是梳头。用手当“梳子”梳头发。轻轻的,只要梳一下就有效果,99次。振作精神,清醒头脑。

六是鸣天鼓,是孙思邈老师发明的。同时双手捂住耳朵,用食指弹中指,在“风池穴”上形成一个弹力,像鼓一样,60次。可延缓记忆力减退,缓解耳鸣耳聋。

第七个是揉涌泉,左手揉右脚,右手揉左脚,看电视99次。相当于揉劳宫(劳宫)和涌泉(涌泉),阴阳相通,补肾固精。

第八是提肛,这至少有两个作用——促进阳气,方便排便。不是说男人需要阳,女人也需要阳。每个人都需要杨。人活得有一股阳的气息。提肛是提升阳气最好的方法之一。二是能促进排便,延缓或减少肛周疾病的发生。一般每天提肛200次,大便不畅每天需要500次。

不要做“三无”

我提出一个概念,每一个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都应该学会掌握一些中医养生保健的知识和中医防病治病的基本原理、方法、规律,否则很容易成为“三无”——反之,不能帮助父母健康长寿就是“孝顺”,反之,不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健康就是“不修(修身)”。不要做“三无”,要孝顺,要贤惠,要善良。

“上班不仅治病,还能治病”

3354防治疾病两手都要硬。

中国传统医学、民族医学和西方医学为维护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可以防治这两种疾病。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手都要硬。我把《黄帝内经》中“打工不能治病,但不能治病”这句话改成“打工既能治病,又能治病。”只有知道如何治病却不知道如何预防的人,才成不了大医生。西医主要针对人的疾病。中医不仅能治病,还特别注意预防,这样人就不会生病了!这是中医能够延续几千年,仍然充满活力的根本原因。中国人和中医不必妄自菲薄,而应该树立坚定的信念,让中医永远挺立于世界医药之林。

无痛、安全、速效、高效、便捷。

3354让腹针脱颖而出

我在2005年8月第一届国际腹针学术研讨会上作了“腹针疗法之我见”的专题报告,总结了薄志云教授创立的腹针疗法的理念和五大优势:

腹针是指以中医理论和先天经络学说为指导,按照理、法、方、穴相结合的原则,通过针刺特定的腹部穴位,调整人体脏腑局部经络,达到脏腑动态平衡,从而治疗全身性疾病的一种全新的针灸疗法。

1.创立“先天经络学说”理论,提出腹部有一个巨大的调节系统,是全身最早的调节系统,是经络系统的母系统。这比美国学者1997年报道人有第二个大脑——“内脏脑”早了4年。

2.临床上发明了具有经络规律的“神龟图”,对全身相应部位的疾病有非常明确的反应关系。根据《神龟图》,一般疾病都能达到很好的临床疗效。

3.该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医防病治病的精髓,即脏腑、经络、部位三者并举。提出“先调脏腑产生气血,再调经络疏通气血,再调部位用气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在疼痛性疾病的治疗中,调好针后,往往能以零点几秒的速度减轻疼痛或使疼痛立即消失。

4.使用起来无痛、安全、高效、快捷,没有酸、麻、胀、痛带来的“愤怒感”。咸宜各个年龄段的患者都非常乐意接受。顾云:“腹深似海,背薄如纸。”腹针只是在腹壁上,不进入腹腔,非常安全。

5.取穴操作进行了规范,有利于中西医快速学习掌握,反复验证,保证疗效。

由于这五个突出的优点,腹针具有广泛的适应症:

耳鸣、过敏性体质及鼻炎、慢性咽炎、痛风、顽固性失眠、慢性便秘、癫痫、自闭症、湿疹、哮喘、感冒、咳嗽、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月经不调、子宫腺肌病、不孕症、乳腺增生、卵巢囊肿、卵巢早衰、子宫肌瘤、痤疮。

疼痛、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瘫、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膝踝关节疾病、胃痛、痛经、带状疱疹后疼痛等。

腹针因其无痛、安全、速效、高效、方便等优点,在国内外发展迅速,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广泛关注和使用。薄智云教授的《黄帝内经》一书自1999年出版以来,一直是中医畅销书。我在2013年1月发表了《腹针疗法》。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教授亲笔为该书作序,国医大师陆教授亲笔题写书名。许多医生反映,书中的腹针方药在治疗相关疾病中疗效显著,爱不释手,深受大家的喜爱和肯定。本书报道的先天性单纯性聋哑和癫痫典型病例的临床治愈,一直深受大家关注。2016年11月10日《中国传统医学》头版头条报道,湖北省仙桃市西流河镇村民刘振华于2013年7月购买《腹针临床效案点评》元人民币,按照书中相关腹针方子和蜂疗,治好了女儿的耳聋。

蜂王浆有什么作用,可以治病吗?

泉州晋江莲屿金坑养蜂场王师傅说:蜂王浆目前是介限既是药品,又是保健品的中间。蜂王浆主要的作用:提高人体免疫力.抗逆力和新陈代谢能力.调节内分泌.提高造血功能.软化血管.促进生长发育.促使受损细胞再生.抑菌抗菌.防癌抗癌.抗辐射等多种功能。临床应用:急慢性各种肝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浮肿.脾胃虚弱.肺结核.肺气肿.急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呼吸道感染.胆襄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贫血.高血压.低血压.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眩晕.头痛.神经痛.癫痫.老年痴呆症.神经官能症.神经功能失调.泌尿道感染.肾虚.肾炎.肾结石.膀胱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男女性功能障碍.不孕症.精亏肾虚.月经失调.经痛.产后体虚.更年期综合症.各种癌症.肿瘤.红斑狼疮.糖尿病.风湿病.关节炎.急慢性胸膜炎.佝偻病.小儿发育不良.口腔溃疡.扁桃体炎.咽喉炎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和辅助治疗作用。

多发性硬化“脱髓鞘”怎样才能治好?

你好!首先祝你的朋友早日恢复健康!以下我来给你谈谈“多发性硬化症”的问题。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青、中年多见,临床特点是病灶播散广泛,病程中常有缓解复发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

……

9)治疗方法

常采用治疗有:

1. 激素、免疫抑制剂

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可缓解症状。

① 甲基强的松龙1克/日,静滴,5--7天后改为强的松30--40毫克/日顿服,逐渐减量直至停药。

② 硫唑嘌呤(2毫克/公斤/日),长期治疗(平均2年)对控制病情有效。

2. 神经营养药物

胞二磷胆碱(250毫克肌注1次/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DFGF1600u,肌注1次/日)可酌情选用。

3. 对症治疗

对痛性强直发作、三叉神经痛、癫痫发作者可用卡马西平0.13次/日,痉挛者可给安定等。

4. 蜂针疗法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奇特的神经系统疾病,多发于20-40岁的中青年人,目前病因仍不详。有些证据表明,它是病毒慢性感染引起的,使对神经起绝缘作用的脊髓鞘受到损害,导致脑和脊髓的神经束产生错误的神经传导。

多发性硬化症的初期不易被检查出来。如视力模糊或复视等,常见的症状有一定部位的肌肉僵硬,乏力、丧失控制能力,四肢异常疲劳、行走困难,头晕,膀胱控制失调,触觉、痛觉和温热感觉紊乱等,每个症状出现后又会消失。

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相继发生,或继续恶化,最后可使患者吞咽困难。致残及卧床不起。目前还没有治疗这种疾病的特效药物。

美国蜂疗专家姆拉兹(1993年)报道,他用蜂蜇治疗两名患多发性硬化症的妇女(年龄42岁),以后他又治疗了数例该病患者,疗效都很好。他指出疲劳是多发性硬化症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经过蜂针治疗以后,这种最初的症状消失。

其它症状有的随后很快消失,有的需要很长时间才治愈。

伦纳德等人(1986年)在肌强直畸形病人的肌肉中曾检测出蜂针液神经肽(蜂针液明肽)的受体,这可能是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原因。蜂针液的一些成分,如肥大细胞脱颗粒肽及蜂针液神经肽,有与具有高度亲和力的神经及肌肉膜的受体结合的能力,这样的分子在药理上可作探针用,即这种物质可用于特殊蛋白质的定位。

10)自体疗法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 PBSCT)是治疗MS的一种新方法,预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清除病人的免疫系统及体内已存在的免疫病理细胞。

采用CY/TBI方案可最大限度地抑制病人的免疫系统,且TBI不受血脑屏障的限制,能直接杀灭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淋巴细胞,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MS病人由于具有不同的疾病表现形式及各种症状,而且在疾病过程中不同病人的症状都不尽相同,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症状,因此,对每例病人进行综合的、具有个性特点的健康需求评估,并实施有效的对症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取得满意效果的关键。

11)咖啡因法

美国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咖啡因能防止老鼠罹患类似人类多发性硬化症的疾病。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防治多发性硬化症的新方法。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杰弗里·米尔斯等人通过实验发现,每天摄入一定量咖啡因(相当于1个人每天喝6--8杯咖啡)的老鼠,不容易患实验性自体免疫脑脊髓炎,这可能是咖啡因阻止免疫细胞进入老鼠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果。

实验性自体免疫脑脊髓炎是人类多发性硬化症的动物表现形式,这是一种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机体的自体免疫疾病,会使脑以及脊髓神经受到损害。

此前的研究表明,腺苷在多发性硬化症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它可能负责帮助免疫细胞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腺苷在人体内广泛存在,在生物化学上扮演重要角色,如转移能量、促进睡眠等。

研究人员在一份声明中说,腺苷需要与腺苷受体结合才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而咖啡因之所以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刺激作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它能与腺苷受体结合,因此咖啡因能被用来阻止腺苷发挥作用。

在老鼠身上进行的研究还验证了一点:缺少腺苷受体以及在细胞外合成腺苷所必需的物质CD73酶,老鼠就不易患实验性自体免疫脑脊髓炎。研究人员指出,这一发现和咖啡因的相关作用,有助于推动基于腺苷。

12)饮食疗法

多发性硬化症的病因不明,感染、免疫、遗传和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可能是发病因素。

比如,维生素B族缺乏可使神经系统能量不足,使髓鞘形成或完整性受到破坏。嗜酒可造成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B6缺乏可引起小脑共济失调,低钠、脱水可引起桥脑髓 鞘溶解等。

某些食品可引起多发性硬化症发作,这些有害食品包括牛奶、奶制品、咖啡因、酵母和鼓麦(可在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中发现),蕃茄酱、醋、酒和谷物也被证实有害,最好的办法是与敏感的特定的食品隔离,停食此食物1个月,然后再重新食用他,去观察此食物是否刺激肌体产生反应。

一些特殊食品被尝试用来改善多发性硬化病人的脂质失衡,两种方法(有时两种方法一起用旧逐渐显示其效果:一种是增加脂肪酸的摄人,另一种方法是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人,以后者更为常用。

尽管许多推荐食品中饱和脂肪酸很难达到被减少或清除的目标。例如:无过敏原饮食,严禁食用已知可引起过敏反应,如枯草热、气喘发作的食物。麦麸定为隔离食物时,禁食小麦、黑麦、大麦和燕麦食品及果糖,而且包括大剂量维生素的食品。

……

17)日常防护

此症通常发生于25--40岁的人身上。它缓慢地演变,而且可能消失一段时间,又间歇性地复发,复发的症状往往更剧烈。紧张、压力与营养不良等容易引发此病,所以,预防多发性硬化症的复发,避免各种诱因,日常积极防止病情的反复尤为重要。

日常防护保健措施:

1. 预防感冒

感冒是MS患者病情反复的一大诱因,所以遇到天气变化时,及时的加减衣物,避免接触流感人群尤为重要,另外,可选择适当食疗进行预防感冒。

2. 避免劳累

过度的劳累,超负荷的运动对患有MS患者都是不可取的。

3. 避免高温

避免极高温的热水浴,或过度温暖的环境,以免引发此症。

4. 水中疗法

游泳、伸展和肌肉活动均在许多多发性硬化症病人的能力范围之内,可以作一定程度的训练。对有痉挛状态、步态僵直和有脚、趾等伴发症的病人有帮助,在温水中作常规伸展动作,能帮助放松痉挛的肢体。

18)预防措施

1. 注意节约体能

患者每天要有计划表,恰当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或工作,以便节约体能。一个人不能完成或勉强能完成的事情,最好有他人帮助完成,避免体能过度消耗。

2. 饮食

对于多发性硬化患者来说,做到平衡膳食对维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很重要。

有证据表明,鱼肝油、植物不饱和脂肪酸可能具有预防多发性硬化复发的作用,所以同心血管疾病一样,建议患者采取低脂高纤维膳食。

19)医院推荐

全国最佳医院排名--神经内科

No.1 北京宣武医院

No.2 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

No.3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

No.4 北京天坛医院

No.5 北京协和医院

No.6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No.7 北京总院

No.8 上海市中医医院

No.9 复旦大学医学院儿科医院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药,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